Language
18
Aug. 2020
紀錄片是否代表真實?劇情片是否代表虛構? 《菠蘿蜜》導演廖克發從創作者切入,感性論電影的紀實與真實,創作與寫作
(中山73實習記者/ 劉探得 報導)
 
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與富邦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2020青少年電影課」,7月22日特別邀請菠蘿蜜》入圍第56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廖克發,以《類型電影劇情&紀錄》為題授課。廖導演課堂上與學子互動頻頻,針對課程核心,他指出劇情片與紀錄片的分野,是導演們一直思索並爭辯至今的問題,兩者界線已越趨模糊,分類往往是各大影展投件時,必須替自家電影勾選類型時才能明確。廖導演也拋出問題,詢問學員:「《侏儸紀公園》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國家地理頻道呢?那麼國家地理頻道播的恐龍?用手機拍下家人唱生日快樂歌呢?」短短數句令學員腦力激盪,思索各種答案。
 
廖克發從世界上最早的電影《火車進站》開始剖析。為何一顆短短50秒拍攝火車進站的鏡頭,過了100年法國人依然視為珍稀當年觀眾並不知道自己入鏡被拍,也不知道什麼是攝影機,他們沒看過會動的影像第一次看到火車衝出來都信以為真,這部片就代表著移動影像的真實感。
 
科幻片始祖《月球之旅》,強烈的戲劇張力與對於月球大膽瘋狂的想像,改變了電影紀實的框架,也開啟科幻電影的紀元。《一個國家的誕生》也是另類電影教父,發明了交叉剪輯,其中敏感的種族議題卻也在多年後再度被提出討論與批判。《北方的南努克》重新表演式的紀錄片引觀眾熱議,電影紀錄已經不存在卻真實發生過的南努克人生活。《電影,未完成》討論原始的拍攝素材,可以在時代的輾轉和不同創作者手中孕育作者各自的立場與時代反思。
 
廖克發再把「作者論」延伸到伊朗電影《特寫》,一部原本沒打算拍成的紀實片,沒想到導演阿巴斯在拍攝過程中逐漸產生對主角的同情,也看到了伊朗社會的階級問題,導演無意到有心的關切,從銀幕裡透射到銀幕外,讓《特寫》感動觀眾,在國際影展拿下大獎,成為經典。
 
「Make believe.」廖克發強調從導演的角度談觀眾心情:「觀眾必須某部分的信任這個故事,才會為故事裡頭的角色感到緊張。即使是《變形金剛》,導演也是要創造出一個能讓觀眾信服有變形金剛的世界。導演要營造真實感,這是一個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合約。當觀眾進場時,他們已經選擇相信了。」
 
導演是什麼?廖克發憶起昔日當小學老師的經驗。那時候還沒有Google,學生被問到不會的問題,他就會說:「回去問你爸媽,明天回來告訴我!」當學生隔天回答後,他即會回應「對!那你學到了嗎?」。這樣的互動方式,廖克發表示這就是導演要做的事,導演要激發劇組人員的想像力,引導他們投入電影的情境,去發現一些事情,去豐富故事的厚度。
 
此外,談到紀錄片的表現手法是否全然只能紀實廖克發比較台灣與法國的紀錄片台灣拍的紀錄片多半是蹲點式拍一群人發生什麼事,相當紀實但卻相對狹隘。在法國,紀錄片有很多實驗元素有動畫紀錄片,甚至還有紙土動畫,畫面是動畫,聽到的聲音是真實人物相較於劇情片有很多市場考量,紀錄片就沒有太大限制,可以混合許多不同的手法。
 
在互動時刻,參與的學員提問導演最喜歡的經典電影,廖克發沒有直接回應,而是答稱「人是河流,電影是河流。」有些電影剛開始欣賞可能認為枯燥乏味,可是過了十個禮拜、十年,才發現某些畫面已經烙印心底深處。廖導說,當年看完麥可漢內克的《愛慕》,當下無謂喜不喜歡,但片中瘸腳的老先生拿著白色床單要抓住鴿子的畫面,卻讓他不斷憶起。「有時候並不是喜歡不喜歡,而是那時候我們還沒把自己準備好。因此我喜歡說『我喜歡跟這部電影第一次相遇的時刻。』」
 
最後,廖克發也剖析要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影評,他教導學生要永遠保持獨立思考能力,影評可以是一個權力很大的職位「所以,好好當影評!」充實的授課內容,開啟了學員無限的想像空間
 

(照片提供: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
 
返回前頁